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胃动力不足,可能是由于萎缩性胃炎、胃轻瘫综合征等导致。
1、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病,是由于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损伤而引起的固有腺体萎缩,并伴有或不伴有肠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导致胃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而引起胃动力不足。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的胃肠道反应为主,一般有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等,还有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消瘦、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药物增强胃蠕动,促进胃动力,同时还可以选择铝碳酸镁,硫糖铝等护胃。还可以服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或胰酶片等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2、胃轻瘫
胃动力不足也可能是由胃轻瘫引起的。胃轻瘫是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状群,病因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常见于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胃部手术后等。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早饱、嗳气、腹胀、上腹部疼痛等。对于上腹部饱胀感明显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选用促动力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胃复安、多潘立酮和西沙比利等。对于少数难治性胃轻瘫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胃轻瘫综合征患者应注意饮食,建议低脂肪、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流质为主,以利于胃的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