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肠化是什么意思?

2022-05-27 10:08:23

聂志扬 主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伴肠化的全称是肠上皮化生,是慢性胃病的一种,多在萎缩性胃炎之后出现,是指胃黏膜的上皮变成一种特殊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样的组织。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小肠型化生、结肠型化生。

1、小肠型化生

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黏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亦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的性质。患者可不需过于担心,积极治疗后通常可治愈。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口服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如硫糖铝、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B12颗粒等,并且定期复查胃镜。如患者患有幽门螺杆菌,可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临床上倡导四联治疗方案,即1种质子泵制剂、2种抗生素、1种铋剂,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甲硝唑、果胶铋等,也可选择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2、结肠型化生

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但在肠型胃癌旁的黏膜中检出率很高,所以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建议患者严格监测胃镜,每3-6个月,患者需要再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活检,以明确肠化发展趋势。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手术治疗。平时也需要健康饮食,规律生活,适当休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