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千里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血液内科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外伤因素、炎症性疾病、药物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是一类可帮助身体抵抗感染、愈合损伤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数目)的正常范围为(1.8-6.3)×10^9/L,如果测量值>6.3×10^9/L,此时为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升高。
1.感染因素
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原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多是身体尝试愈合、抵御微生物、抵御异物侵袭时的必要反应。
一般在感染源清除后,中性粒细胞能恢复正常水平。若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建议患者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2.外伤因素
如髋关节骨折、烧伤等损伤。
一般在外伤愈合后,中性粒细胞能恢复正常水平。若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建议患者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3.炎症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般在进行对症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能恢复正常水平。若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建议患者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4.药物因素
某些激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类药物。
若服用药物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建议患者与医生沟通更改用药方案。
5.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譬如骨髓性白血病,血液中未成熟,或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因骨髓性白血病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偏高,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开展治疗。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数目对比正常值,若是仅高于正常值一点点,且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升高,又无发热等感染症状,一般不用做处理,后续动态观察指标变化即可;若是数值超出正常值太多,就需要采取措施了。建议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在感染危险度和耐药评估后应当立即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旨在降低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