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千里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血液内科
红细胞偏高,即外周血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是一种血液系统的疾病,引起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偏高和病理性偏高两种。
1.生理性偏高
生理性偏高常见于新生儿以及高原居民。因为新生儿在胎儿时期、高原居民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当中,红细胞代偿性增加,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当人体缺水时,体内血液被浓缩,红细胞相对偏高,补充水分后即可恢复。
此外,剧烈运动、兴奋等会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红细胞相对偏高。
当静息后,红细胞数值一般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若红细胞数值久未降低,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完善相应的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2.病理性偏高
病理性偏高可分为原发性红细胞增多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是由自身骨髓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采取静脉放血疗法,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化疗药物或使用干扰素治疗。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一般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某些疾病可导致组织缺氧,为满足机体的需求,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从而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如先天性心脏病。烧伤、呕吐、腹泻等疾病使机体处于失水状态,红细胞相对偏高。
这些情况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治好原发病后红细胞计数可恢复正常水平。
此外,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如长期吸烟、熬夜、过量吃肉类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红细胞偏高。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劳逸结合,放松心态。
最后提醒,红细胞偏高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可引起血栓、高血压、心血管类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发现红细胞偏高,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查明原因,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