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鸣汉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感染内科
丙氨酸转氨酶一般就是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提示肝功能异常,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原因、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脏肿瘤等。
1.病毒性肝炎
当患者感染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时,其检验报告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对于此种情况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需要患者进一步就诊,规范检查病因,检查相关病原学指标以进一步确诊。病毒性肝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药如恩替卡韦等,定期复诊规范治疗。
2.药物原因
某些药物的服用。部分药物对肝脏有损害,患者在服用后容易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为药物性肝损害,需要患者在医生协助下明确分析自己的服药史,考虑是何种药物导致,是否需要停药等。
3.脂肪肝
脂肪肝也会导致转氨酶轻度增高,建议患者可以前往医院做肝脏超声来判断自身是否存在脂肪肝,若存在脂肪肝建议患者进一步就诊明确脂肪肝的成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或服药(如维生素E)等进行改善。
4.肝硬化及肝脏肿瘤
肝硬化以及肝脏的肿瘤性病变,也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做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少见的肝脏疾病,也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现象,所以如果出现转氨酶偏高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