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消化科
熬夜胃痛,可能是由胃溃疡、胆囊结石等疾病引起,需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
1、胃溃疡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类型,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在诱发胃溃疡的病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常见。其症状主要有食欲不振、餐后腹胀或胃部不适、胃疼、体重减轻等,熬夜可引起胃溃疡发病,导致出现胃痛。患者可选择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可选择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替普瑞酮等。患者还需根治幽门螺杆菌,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为铋剂四联方案,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2种抗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果胶铋等。需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和黑色素结石。大部分患者均无症状,一般为体检中偶然发现。胆绞痛为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熬夜时,结石出现移位卡在胆囊颈部造成胆囊管急性梗阻,从而出现疼痛,但患者可能会误认为胃疼。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建议不实施治疗,每年体检并行腹部超声检查。如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溶石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山莨菪碱等,可以解除胆道痉挛,缓解疼痛不适。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时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