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峰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 肛肠科
一拉屎就流血一般是指一大便就便血,需要根据患者便血的病因决定,便血的原因有溃疡性结肠炎、痔疮、直肠癌等。
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结肠黏膜出现弥漫性炎症,导致黏膜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黏膜面呈现弥漫性细颗粒状,组织变脆,排便时容易出血。如果溃疡损伤大血管,还会导致大量出血、贫血、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继发感染的患者还可以应用激素治疗,比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2、痔疮
痔疮患者在排便时,大便摩擦痔疮表面的黏膜或者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现便血的症状。如果是少量的便血,局部应用痔疮膏或痔疮栓缓解疼痛,口服迈之灵来减轻痔疮水肿。通过饮食调理也可以缓解,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花椒、辣椒等,少饮酒,便后清洗患处,或者选择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也可以起到治疗痔疮的作用。如果是经常大量出血,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3、直肠癌
直肠癌是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肿瘤局部会出现糜烂、溃疡伴有坏死,再加上肿瘤本身血液供应比较丰富,糜烂和溃疡会侵犯肿瘤血管出现破裂,从而导致便血。另外,肿瘤质地比较脆,触碰也容易导致出血,因此成型粪便的摩擦也会导致肿瘤出血。此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