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皮肤科
皮下小红点可能是由过敏性紫癜、蜘蛛痣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药物、虫咬等因素引起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好发于四肢及臀部等部位。由于皮肤下方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渗,可见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如米粒样的紫红色斑疹,可表现为皮下小红点的情况,同时伴有瘙痒的症状,数日后斑疹部位转变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消退。一般患者在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同时伴有低热、食欲缺乏、乏力等全身症状。建议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适当进食高蛋白类食物,如鸡肉、鱼肉等加强营养的补充,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萘普生等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配合使用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等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并抑制炎症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
2、蜘蛛痣
蜘蛛痣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于肝硬化、肝炎、健康孕妇等人群,好发于头面部、手部、上胸部等部位。局部皮肤可见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颜色一般呈红色,可表现为患者皮下小红点的情况。对于由于妊娠引起的蜘蛛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分娩后6周,随着雌激素下降,蜘蛛痣的情况可逐渐消退。但对于由肝硬化、肝炎等患者引起的蜘蛛痣患者,建议需积极治疗肝脏疾病,如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药物进行抗病毒及护肝治疗,以缓解蜘蛛痣的情况。对于蜘蛛痣发生在头面部严重影响美观的患者,可通过高频电灼、微波治疗等方法破坏病变部位的中央血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