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洛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口腔科
睡觉咬牙齿即人们常说的夜磨牙,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复杂,主要有颌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以及全身因素。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药物,如颌因素导致则应矫正畸形而无须服用药物,精神紧张导致的夜磨牙可以选择服用谷维素、地西泮等,但大多数情况下服用药物不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1.颌因素
颌关系不协调被认为是磨牙症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错颌、缺牙、牙齿缺损、单侧咀嚼等,可引起咬合障碍。大部分患者由于咬合关系不协调,牙尖过早接触或咬合干扰导致上下颌牙不能很好地吻合,于是病人常常想使多数的牙齿紧密接触,在熟睡中这种意念就会变成咀嚼肌痉挛和收缩而引发夜间磨牙。这种情况无须服用药物,应分次接受调颌治疗,建立平衡颌关系,同时可以在睡觉时戴用稳定合垫或软性合垫,能够减轻牙齿磨损以及颌面部疼痛。
2.精神心理因素
近年来,有关专家认为精神紧张是导致夜磨牙的原因之一。情绪紧张、心理焦虑,或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等往往会造成晚上入睡后大脑皮质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这类患者应及时释放情绪和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精神压力,消除不必要的精神焦虑;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改变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也可以选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1、谷维素、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等,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状况,以缓解磨牙情况。
3.全身因素
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感染、内分泌不平衡、过敏性疾患等都有可能引起夜磨牙。当儿童出现消化不良和积食时,胃肠道内的细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后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或抑制过程失调,造成夜磨牙。这种情况也应引起重视,及早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选择合适的药物(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进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