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比值偏高是什么意思

2022-04-20 15:55:23

江千里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血液内科

凝血酶原比值一般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得出,PT偏高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是凝血功能出现了问题。

凝血酶原比值在临床上称为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是指受检者凝血酶原时间和正常人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参考值为0.82-1.15秒。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偏高,可能是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药物因素等引起。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偏高。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如继发性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偏高。

3.药物因素

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偏高。

针对以上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凝血酶原比值偏高,患者可遵医嘱补充血浆治疗,由于血浆中含有各种凝血因子,通过补充血浆,就可以提高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浓度,从而纠正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情况;补充冷沉淀治疗,冷沉淀就是浓缩的血浆,各种凝血因子的浓度更高,通过补充冷沉淀可以纠正凝血酶原时间偏高;补充维生素K治疗,维生素K可以合成部分凝血因子,从而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情况;如果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由于应用肝素引起的,可以应用鱼精蛋白来中和血液中的肝素,从而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情况。

建议出现凝血酶原比值偏高的情况,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