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相比急性心衰更严重,主要体现在发病速度、预后和病死率、临床表现、治疗等。
1、发病速度
急性心衰起病迅速,慢性心衰发病缓慢呈慢性进程。
2、预后和病死率
急性心衰较慢性心衰的预后更差,病死率较高。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急剧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导致出现心排血量下降以及肺淤血的状态。急性心力衰竭通常见于大面积心梗以及快速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扑、房颤、快室率发作、室速,也可能见于心腔压塞、心梗并发症,包括腱索断裂,比如左室的血液在短时间内涌入左房,使其压力骤升,导致肺压升高,从而出现肺积水的症状。因此急性心衰是在临床上发病比较急的疾病,病死率比较高,需要给予紧急处理。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长期心脏疾病,比如心梗、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炎症等一些原因造成的心肌损伤,使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心脏收缩和充盈功能减低,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以及水钠潴留。需要长期调理,预后较急性心衰好。
3、临床表现
急性心衰发作时可以有严重的喘憋,不能平卧,双肺满布干湿啰音,可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慢性心衰可呈间断性发作呼吸困难,双肺的干湿啰音,不如急性心衰发作时那么多,双下肢可以呈间断性的浮肿,伴有少尿。
4、治疗
急性心衰的时候,患者必须先进行抢救,要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出现急性心梗或者心源性休克等情况。而出现慢性心衰首先是针对病因治疗,比如控制高血压,支架植入减轻心脏缺血等,同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比如依那普利、美托洛尔等,以减轻慢性心衰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