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经常性心痛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讨论,经常性心痛通常提示出现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等疾病的发生,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行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炎常发生于风湿热活动期、继发于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因素所导致的一种心肌损伤性疾病。病情较轻者可无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常于数小时或数日内猝死。典型急性心肌炎的症状包括疲乏无力、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等表现,患者可能会在发病前数日或2周内出现经常性心痛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下引起的经常性心痛对心脏不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一般治疗原则为抗病毒以及营养心肌细胞,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等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发病期间,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饮食上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及易消化性食物,以加强机体营养。如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时,可采取端坐位,使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2、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栓塞,导致心脏血液灌注减少,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胃部不适、牙痛等,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的不适、疼痛、紧缩感等,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经常心痛的情况发生,因此患者出现经常性心痛的情况一般对心脏不好,患者应提高警惕,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如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进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同时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以免不良习惯加重心肌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