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群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妇产科
哺乳期下身有腥臭味可能是由于局部不透气与潮湿、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等原因引起的。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1、局部不透气与潮湿
哺乳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和生理结构特点,下身局部可能较为潮湿,加上衣物不透气,容易引发异味。建议在此期间保持下身清洁干燥,穿着透气性好的内衣裤,避免细菌滋生。
2、细菌性阴道炎
由于阴道内的菌群失调,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及外阴瘙痒、灼热等症状。对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用盐酸克林霉素片、制霉菌素片、阿奇霉素片等。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频繁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发生感染。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典型的症状是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异味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通常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克霉唑栓、氟康唑胶囊、咪康唑栓等,使用期间可能需暂停哺乳。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因此治疗期间患者要禁止性生活。
4、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女性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呈灰黄色、黄白色的稀薄性、泡沫状,偶尔出现外阴瘙痒、灼热、疼痛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乳酸或0.5%醋酸等酸性洗液清洗阴道,改变阴道内酸碱度,使阴道毛滴虫不易存活,也可以谨慎使用奥硝唑片、妇科千金片、康妇消炎栓等药物辅助治疗。
5、宫颈炎
哺乳期可能会因分娩时引起的宫颈裂伤继发感染,逆行至宫颈部位,表现为白带分泌增多,呈灰色或淡黄色、脓性,或伴有异味等,可能伴有腰腹部酸痛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氟康唑片、红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在改善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擅自使用药物,以免影响母乳喂养和婴儿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