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未成年心脏疼痛可考虑由生理原因,如熬夜、紧张导致,也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引起。建议患者到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1、生理原因
由于平时睡眠质量较差,会间接地导致心脏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跳增快,心搏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导致胸闷、心脏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先休息,观察患者情况是否有所缓解。如果适当的休息后仍然没有明显的好转,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如果发现心脏有明显的缺血性改变,建议遵医嘱应用一定的硝酸酯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
2、先天性心脏病
未成年患者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阶段,如果出现严重的心脏部位疼痛和胸闷等症状,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胎儿在母体当中,如果受到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或者放射性刺激的影响,会引起胎儿心脏部位发育不良,甚至会诱发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心脏畸形的类型。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是以介入、手术为主的外科治疗,如球囊瓣膜成形术、经导管封堵术、支架植入术等。
3、心肌炎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患者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昏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且针对实际病情不同进行合理的治疗,避免引起心肌坏死。对于心肌炎的治疗在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进行治疗,必要时使用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调节免疫功能。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抗心力衰竭的药物,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严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体外膜肺氧合、心脏移植术等。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