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普外科
发烧应准确表述为发热,孩子打完狂犬疫苗十个小时后开始发热,可能是由于疫苗不良反应、感冒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可以引起患者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的情况,通常体温不超过38.5℃,一般属于正常的疫苗不良反应。如患者精神反应状况良好,建议可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缓解症状,比如温水擦浴、冰敷等,也可通过多喝水的方式,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一般情况下由于疫苗不良反应引起的发热现象在48-72小时可逐渐恢复正常。但对于体温超过38.5℃,同时出现精神状况差,食欲不振、嗜睡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感冒
若在接种疫苗之前就已经处于感冒潜伏状态,在接种疫苗后,身体免疫力发生改变,可能会诱发感冒,进而引起发热,同时患者还可伴有咳嗽、流涕、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治疗方案。对于高热的患者,建议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若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因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