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忽冷忽热是什么病

2022-03-22 19:18:49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老年人忽冷忽热,可能是少阳病、虚损劳伤,阳虚等疾病引起的,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并采取治疗措施。

1、少阳病

少阳病,属六经病之一,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可见忽冷忽热、口苦、胸胀、恶心、呕吐、心烦、食欲不振等症状。少阳病所致忽冷忽热的老年人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中成药进行治疗,如小柴胡颗粒、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等。此外,还可以进行针灸治疗,如中渚穴、间使穴等穴位,以缓解忽冷忽热的症状。

2、虚劳

虚劳主要是指因病致虚、过度劳力、劳神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使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可出现手脚冰凉、忽冷忽热、脸色苍白、便溏等症状。建议劳虚的老年人在中医师的帮助下,根据气血阴阳的偏虚,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不同治法。劳虚的老年人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补肺丸以改善忽冷忽热的情况;若劳虚的老年人除忽冷忽热外,还有脸色苍白、便溏等不适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参苓白术丸等进行治疗,改善病情。

3、阳虚

阳虚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多是由于先天不足,禀赋虚弱;劳倦过度,耗损正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寒战、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症状。建议阳虚的老年人及时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宜的治疗,患者因阳虚而出现的忽冷忽热等不适症状。阳虚分为脾阳虚和肾阳虚等,脾阳虚可服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剂治疗;肾阳虚可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成药治疗。

患者日常需注重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等,增强体质,缓解不适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