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千里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血液内科
是否输血需要根据贫血种类及贫血程度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如果医生在综合判断后建议输血,建议遵医嘱。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贫血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困倦等症状,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贫血的类型很多,比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增生低下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如果血红蛋白<90g/L,则需要输血治疗;
2.出血性贫血:血红蛋白<70g/L,建议进行输血治疗;
3.溶血性贫血:建议血红蛋白<60g/L时进行输血治疗,由于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性,尤其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配型较困难,输血可能会加重溶血,所以在血红蛋白<60g/L时,再进行输血治疗。
如果部分患者不耐受,可能会出现生命体征改变,比如意识状态改变或者心率加快,需要早期进行输血治疗。但是要注意输血有风险,可能会增加感染几率,并且刺激机体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