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高300多是怎么回事

2022-02-25 10:12:59

江千里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正常值为(100-300)×10^9/L,当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值时,即为血小板增多。血小板高于300×10^9/L,属于血小板计数偏高,此时体内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可能发生血栓相关性疾病。

根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不同,血小板增多可分为原发性增多症、反应性增多症等,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诊治。

1.原发性增多症

原发性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持续增多,且功能发生异常,从而会出现出血性以及血栓性疾病,通常是由JAK2等基因突变所致,应及时诊治。患者血小板计数可达(1000-20000)×10^9/L,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2.反应性增多症

反应性增多症指除骨髓巨核细胞以外引起的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本身形态及功能并未改变,血小板升高幅度大约为(300-500)×10^9/L,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血小板增多易发生血栓性疾病,且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俗称中风)等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总之,发现血小板数值高于300×10^9/L时,建议尽快再复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数目一直较高,甚至持续攀升,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血液科就诊,医生会结合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