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脏的射血分数20通常是指20%,射血分数明显降低,需要查明病因再对症治疗,常见的病因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射血分数是心脏收缩一次射出血量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值,一般5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代表左心室的收缩能力。
1、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脏扩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心脏病,往往表现为心脏全心扩大,射血分数降低,室壁运动减弱,心肌变薄。如果出现了扩张型心肌病,则需要长期服用抑制心肌重构的药物,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避免心脏持续扩大。晚期时可滴注正性肌力的药物,比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等,缓解症状。有条件和适应症的患者可进行心脏移植。
2、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指心肌出现肥厚,通常呈现不对称性肥厚,会使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因而会影响到整体的心脏功能,出现射血分数降低、头晕、心悸等现象。患者可以使用通过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常用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地尔硫卓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心室肌,这样就可以解除肥厚。
3、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出现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等,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主要使用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常应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控制心室率,应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介入治疗主要是球囊扩张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等手术治疗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本方法。患者平时还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