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骨科
脚趾头和脚后跟疼是两种症状,其病因也会有所不同,脚趾头疼痛考虑是由于痛风、关节炎所导致,脚后跟疼痛考虑是跟腱炎、骨刺导致。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1、痛风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长期高尿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组织引起的炎症,其表现为红肿、刺痛。如果病情发生在脚部,会导致脚趾头出现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口服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消炎止痛,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服用药物期间应注意控制饮食,不要吃含嘌呤高的食物,如海鲜、火锅、动物内脏等,禁止饮酒和含糖饮料,可以多喝白开水、多排尿,促进尿酸的排泄。痛风患者平时需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增强抵抗力。
2、关节炎
关节炎是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在受凉、劳累或轻微外伤后出现关节酸胀痛,若关节炎发生在患者脚部,可会表现为脚趾出现疼痛感觉。若患者病情较轻,需要多休息,可用手杖辅助活动,减少关节的负重,同时应避免过度的大幅度活动。如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可以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患者平时需要避免关节的过度运动,可进行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以及合理控制体重,减轻关节的负担,还要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凉受风。
3、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反复剧烈拉伸后产生的劳损性损伤,常表现为脚跟部位疼痛、肿胀、僵化等。患者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冰敷,同时配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常见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等,可有效缓解疼痛的症状,同时需卧床休息,避免大量运动。若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恢复期间要合理休息,避免跟腱受到过高的负荷,以免引起跟腱断裂。患者睡前可抬高患肢,有利于缓解肿胀疼痛症状。
4、骨刺
骨刺通常形成于骨骼两端相接触的关节部位,可以在四肢骨上。骨刺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软骨退变、断裂、缺损,引起脚部骨头长出骨刺,从而会导致脚跟部位出现疼痛表现。如果骨刺出现轻微的疼痛,可以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具有止痛效果,症状比较严重者可以给予手术治疗。患者平时要避免长时间的蹲、跑、跳,可以通过进行合理的运动,加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还要控制体重。